之前我曾淺談過一下大正服裝,但由於資料的不足,所以花了點時間研究了服裝的名稱以及混搭的可能。
 
這次就來分享下可用的穿搭方式,讓你也能西式與日式做簡單的混搭。
 
大正服裝多數還是以和服做變化,而和服的種類也十分繁多,文章我盡量精簡些,不然光一件單品就談不玩了。
 
之前我曾提到立領的「詰襟」 (一般國內稱"中山裝")
 
但可惜的是「詰襟」可能不適合現代人所穿搭,基本上穿起來要很正式,於國內比較容易被當成學生制服。
 
 
大正服裝就不得不提袴(はかま)
 
傳統日式袴是源自於中國的袴。中國的袴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士兵所穿著寬腳褲子。隨著傳入日本國內後,並發展成為方便騎馬用的「馬乘袴」,這種袴是男性專用的衣裝。
 
不過自19世紀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後,隨著歐化風潮盛行,傳統和服便不能適應行動方便的需求。女性開始穿著男性服裝的「馬乘袴」作為外出服。
 
明治以後製作出了完全沒有襠的行燈袴,行燈袴,就是燈籠袴,是完全筒型的裳,不過外形與馬乘袴相同,只是無襠而已,因為像燈籠而得名,屬於典型的無襠袴(襠の無い袴、襠無し袴)。
袴(はかま)的部分也是。
 
 
 
 
在我看的多數作品中,男性大多以披風作為主要外搭的裝飾之一,除了裝飾作用也會起到層次感。
 
也有將西服或「詰襟」當內搭,並將袴(はかま)套上去,我個人而言覺得是比較厚重的,雖說和服本身所需層次穿搭很多,但相較於國內悶熱的天氣也不好使。
 
 
所以我將著眼點放在和服中有做為外搭類似於外套的服裝,「羽織」
 
「羽織」前身的部分是完全無法閉合的構造,前面用「紐系結」(毛球那顆)也是其特徵。
 
這個紐可以根據時間、場所、場合以及流行而替換。


 
原本「羽織」是在重要的節日慶典中的正式服裝,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漸變成不同的活動場合的穿著。
 
(應援和服應為「法披」而非「羽織」 感謝網友指正)
 
 
 
 
 
而在西式與日式混搭中我找到了一個範例,就是黃金神威中的土方歲山。
 
他的衣服內搭到褲子很明顯都是西式,而西裝的背心也可以達到衣服上的層次感
 
西裝的襯衫到背心也是多數服裝店,比較好取得的,這大大增加衣服搭配的方便性。
 
 
讓羽織成為外搭的外套,挑選羽織的話還是要注意衣角的長度,否則對個子不高的人並不是很有友善。
 
動畫中的土方很明顯個子高,腿又長,搭配長款沒問題。
 
另外是內搭的服裝和外搭的羽織的色調最好都確認好色系再進行搭配。
 
 
很幸運我有套帶有紐繩的羽織在身邊,看造型的花紋應該是成人式慶典使用的。
 
比較可惜的是這件沒有紐系結,而紐繩本身似乎有被修過,變得滿短的。
 
 
 
所以我將紐系結以之前自製的胸飾做結合,另外用同個色系的紅色項鍊做搭配。
 
 
 
整體上身部分。
 
 
如果沒有紐繩也別擔心,可以搭配懷錶讓上身多樣裝飾
 
鞋子可以選擇比較方便的靴子做搭配,而除了紳士帽外,圓帽(船工帽)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滴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